第三个阶段是2011年至今,宁夏葡萄酒产业受到高度关注。加贝兰获奖后,宁夏正式将葡萄酒产业列为重点发展产业。2012年,宁夏葡萄花卉产业发展局成立。这是中国第一个负责葡萄和葡萄酒产业发展的省级“酒局”。同年年底,《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保护条例》颁布。2013年,宁夏率先实行酒庄分级管理制度,《贺兰山东麓酒庄分级暂行管理办法》颁布实施。
数据显示,2010年贺兰山东麓葡萄种植面积约37万亩,产值约6亿元。截至2021年,宁夏葡萄酒葡萄种植基地占地52.5万亩,年产葡萄酒1.3亿瓶,占国内葡萄酒酿造总量的37.3%,综合产值300亿元。
2015年前后,当许多中国投资者热衷于收购法国波尔多和南澳大利亚巴罗萨山谷(Barossa Valley)的葡萄园时,一些嗅觉敏锐的商人将目光投向了宁夏贺兰山东坡皇冠代理,那里的葡萄酒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。
张延志曾在法国著名的佩特鲁斯酒庄工作,回国后做了多年进口葡萄酒贸易,决定自己建酒庄酿制葡萄酒。2012年,他看中了贺兰山东麓的自然地理条件,在贺兰山下的贺兰县投资了一家占地仅600亩的小酒庄。
“这家酒庄是贺兰山东麓葡萄酒风土的一次尝试。”张艳芝告诉澎湃新闻记者:“比如第一年,我们用了一个非常极端的过程,看看贺兰山东麓葡萄单宁的潜力有多大,所以第一年产的酒就非常强。”然后观察它在橡木桶中陈酿12个月后的变化。第二年,我们做的酒风格非常柔和,我们想看看宁夏葡萄的果香有多大潜力,所以第二年生产的酒非常优雅,香气非常好。第三年,我们开始将这两个过程结合起来,在中间找到一个平衡点,试着看看我们是否能酿造出具有潜力和果香的葡萄酒,形成我们自己的风格。”
在张延志看来,贺兰山东麓的机会在于酒庄葡萄酒。“自己种葡萄、自己酿葡萄酒是必须的,质量也必须有保证,这就是宁夏的机遇。”如果它只是为了生产而生产,那它只是工厂的缘故。不要在宁夏做这样的事情。张延志说,宁夏的风土究竟是什么?大多数酒庄其实都在学习国外的模式,贺兰山东麓必须有自己的风格,才能真正走出来,得到市场和国际同行的认可。